产品

您的位置:首页 > 食品资讯 > 产经企业 > 农业贸易百问|烟台预制菜品牌如何走出国门?

农业贸易百问|烟台预制菜品牌如何走出国门?

来源:好招商食品网 产经企业   |  2024-04-25
  烟台是全国食品工业产业集群示范区,“中国鲁菜之都”,是全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最强的地级市之一,烟台苹果、莱阳梨、大樱桃、海参等农特产品驰名中外,农产品出口居全国地级市首位;烟台苹果品牌连续13年蝉联中国果业第一品牌;烟台水产品出口占全国的1/15;全国5家白羽肉鸡上市企业,烟台占4席。在传统农产品出口海外的经验基础上,近几年烟台通过“政府搭台,企业唱戏,农民参与”的模式,在预制菜国际贸易方面表现突出,其实践经验对于探索预制菜走出国门具有借鉴意义。
 
  一

  政府顶层设计,搭建产业平台
 
  烟台市预制菜品牌能够远销海外,主要得益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引导。烟台市政府高度重视预制菜国际品牌培育,出台《关于加快推进烟台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(2022-2025)》等指导性文件,将预制菜产业列入“9+N”产业集聚培育工程和16条重点产业链,实施链长、链办、链主企业联动推进机制,致力于打造“链主+骨干+园区+基地”的预制菜产业布局,实施品牌培育计划,做强企业国际品牌影响力。各区县也积极响应落实,如莱阳市(烟台县级市)通过组建莱阳市预制菜产业发展联盟、扩建1000亩预制菜产业园区、举办预制菜产业政银企合作对接会等方式,为预制菜产业搭建起“软硬件”平台。
 
  二

  企业对接标准,打造国际品牌
 
  品牌是预制菜企业最具价值的资产之一,也是核心竞争力的体现。烟台市以标准化优质产品为支撑,以优势龙头企业为依托,着力打造预制菜品牌,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。当地企业长期面对海外市场,企业从建立之初就严把品质标准,通过各类国际质量认证,与国际标准全面接轨,建立起较完善的食品安全生产体系,成功将中国加工农产品卖全球。如喜旺通过学习国外技术、经验,依靠严格食品生产标准,在肉制品行业,成为第一家海外建厂的中国企业,其中喜旺烤肠已连续多年在Costco等主流超市稳居同类产品销量第一,成为进军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建工厂、拓市场、学技术、创品牌的典例。
 
  再如莱阳市依托“莱阳梨”“莱阳芋头”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,以及特色优质农产品区域品牌集群,高标准打造了一批预制菜产业高地和产业集群。仅莱阳市预制菜产品就已出口至亚、欧、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,2022年出口额6.4亿美元。目前,莱阳预制菜企业正逐步将自有生产基地和“订单式”标准化基地拓展到全国,并通过订单基地将“莱阳标准”输送到其他省市。
 
  三

  农民深度参与,构建利益联结
 
  农民深度参与预制菜产业链全程,与“政企”构建起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,形成三方共创共享、共荣共生良性生态圈。预制菜出口有效带动农民增收,农民增收则激励其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并促进劳动等生产要素向预制菜出口企业和生产领域流动,极大优化了农业资源的重新分配和对产业结构的优化。农民增收和预制菜提质同频共振,互促互进,进而助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,为共同富裕提供坚实基础。
 
  烟台市蓝白、春雪、仙坛等公司,均是国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,预制菜出口企业,业务涵盖种养到深加工全产业链条,和农户、合作社形成了稳定利益联结,在产业链上实现优势互补、分工合作,预制菜成功出口海外,进而让农民更多分享到预制菜增值收益,实现了“小农户”与国际“大市场”有效对接。如莱阳企业龙大集团在政府引导下,通过“龙头企业+农民专业合作社+农户”“龙头企业+村集体经济组织+农户”等模式,采用“五统一”管理模式,形成产业化联合体,将政府、企业、农户联结成为风险共担、利益共享的经济体,实现政府、企业和农户“三富”。调研数据显示,莱阳市10万多名农民通过在产业链企业务工、田间基地生产等方式分享产业增值,平均每人每年增加工资性收入3万多元,实现政府、企业和农户共同分享预制菜出口红利。
 
  数据来源:实地调研数据、中国海关总署
 
  来源:莱阳市农业农村局

TAGS:烟台 鲁菜 肉鸡 海参 预制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,图文仅供行业学习交流使用,不做任何商业用途。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,其原创性及文章内容中图文的真实性、完整性等未经本站核实,仅供读者参考。
上一篇: 端午餐饮住宿消费活力持续释放
下一篇: 2023年6月份鲜苹果进出口情况